在那惊涛拍岸涌托下的崚嶒丹崖绝壁之上,突兀着巍峨的蓬莱高阁,阁上曾有一幅楹联很能道出这高阁的气势。
九万青天,登梯得路;三千碧海,破浪乘风。
这就是被人誉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,就在这主外北墙壁上,镶嵌有三方石刻,正中一方上刻“海不扬波”四个隶书斗字,最引人注目。遗憾的是,上好的刻石墨宝,其中“海不扬波”的“不”字有大部分缺损,现今看来明显是用水泥后补缮的。何故呢?如果抽丝剥茧地作一番考究,这里会牵连不断地扯出许多历史故事来。
“海不扬波” 刻于1840年,青石底,字斗大,刚柔相兼,气势雄浑。 该字取之托浑布手笔。托浑布,蒙古族人,清代道光年间曾任山东巡抚。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,8月间英军北犯天津海口,向清政府投递照会,进行军事威胁。道光帝十分恐慌,由坚持禁烟而谋求妥协,便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大沽口与英军谈判,妥协后,英军便南撤。这时的托浑布赞助琦善主和,当英军舰途径北海域时,向侵略军赠送鸡、肉、米、菜等以示犒劳,并向皇帝报告“夷情极为恭顺”。单从这一点看,卑躬屈膝的嘴脸暴露无遗。他所写“海不扬波”字句,无非是希图以可耻的投降来换取虚假的太平。托浑布在奉命镇守素有“京律咽喉”之称的蓬莱(登州)时,也做过一些事情。他巡察城郭及海防,深知这里是海防重镇,便和蓬莱知县王文焘谋略,征调庶民,筑城堞,建沙城,修炮台,制造了一批威力强大的土炮,安设在沿海的各个炮台上,现在陈列在水城炮台上的6000斤大炮,便是那时铸造的。土炮置于东西两炮台,垛墙而围,呈犄角之势,封锁海面,是护卫水门的两座重要设施,它和水门、城垛一起,构成了蓬莱沿海严密而完整的防御体系,是扼守京律门户的锁钥。有一天,这位进士出身的山东巡抚登上蓬莱阁,面对“一碧万里,无复纤芥,风微日霁,波中如熨”(摘自施闰章的《海镜亭记》)的浩渺镜海,联想起身负的重任,触景生情,企望世间就象眼前这镜海一样风平浪静,不再风吼潮涌,不再有战争,犹其是自己在任期间。于是, 托浑布唤来笔墨纸砚挥毫而就“海不扬波”四个字,他是个主和派,四个字表现了他所谓的善良愿望,表达了他希望这千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。他也深信凭借蓬莱依山抱海,能攻易守的险要地势,加之所修建的海防设施,抵御外患不成问题,使这方水土必定能民生不见有犬吠之惊,幸得海不扬波之盛世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1894年,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,清政府腐败无能,在日本马关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,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及民族危机。战争的硝烟很快弥漫到蓬莱。是年12月23日,日本联合舰队的“吉野“号等军舰耀武扬威地进犯蓬莱阁下,肆无忌惮地炮击蓬莱城。顿时,城区一片颓垣断壁,硝烟四起。极有讽剌意味的是,炮战中,侵略者炮弹正击中“海不扬波”的“不”字,“海不扬波”顿时变成了“海扬波”了。这真是历史与托浑布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。这一炮,击破了投降派的幻梦。此事还有段传说,甲午海战期间,日海军联合舰队编队进犯蓬莱海域,日舰突然发现渤海海面上我方列舰以待,阵势庞大胜于己方,不敢贸然前进,但又不甘心,胡乱发炮一通,一发炮弹击中了“海不扬波”刻石,日舰只好调头,怆惶而逃。传说是日舰遇到了“海市蜃楼”再现,将日舰队全部反射在里面,误认识我方舰只早有准备。当地人赞誉“海市”是蓬莱的护身符。传说终归是传说,再之,12月份是不可能呈现海市的。这一事件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与野心,同时诠释了人世间不存在“风平浪静”之言理。为此,曲培书曾作七绝一首,以示记存:
安澜海上静无波,惟有仙人可渡过。不幸甲午中日战,竟将不字爆消磨。
且说,侵略者的炮弹击碎了刻石,又穿墙而入,将蓬莱阁内壁灰皮震落,粉壁上南海才子招子庸所绘《竹石图》等珍贵字画从此绝迹人间。值得庆幸的是,招子庸的题画诗在传抄中留存下来。招子庸是广东人,清代著名诗人,能诗善画,名声誉外,既擅长琵琶,又好骑射。正当他做过潍县知县时,才有缘来蓬莱观海作画,使高阁生辉,他题在阁内壁上的诗有序:
因公至蓬莱阁,信宿阁下,得观海市。酒后兴酣,拂笔作大墨竹,缀以奇石,并次坡公《醉画竹石壁上》诗韵。
奇观得酒奇气出,奇气纵横生竹石。
濡染十指何淋漓,洒向蓬莱雪色壁。
生平游兴寄诗画,坡老文章皆笑骂。
写竹何须问主人,此壁不挥谁挥者!
欲界仙都竹有光,随风叶叶生剑铓。
大风披拂龙蛇走,入海定作老蛟吼。
虽不见诗人当年翰墨神韵,但通过这幸存下来的诗与序的字里行间,也能领略出诗人笔下那纵横如龙、缀石交错的竹石画境,寄予人们想象。正象“海不扬波”刻石一样,它的缺憾,认证了一段耻辱历史。人们看到它,就会刻骨铭心,激励起要振兴祖国的爱国热情。寓意:没有强盛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,“海不扬波”的愿望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|